公孙氏的人主要迁徙位置和郡望堂号-姓名学
公孙是古代名门望族的姓氏,它代表了一个家族。家族迁徙的位置是一个家族以后的命运怎么样,堂号也是一个家族的气节和一个家族的风气怎么样,下面大家和我们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公孙氏的人主要迁徙位置和郡望堂号吧!
公孙氏的人主要迁徙位置
在古代,“孙”字可泛指后代人,而“公孙”两字,则用来泛指王公贵族的后代。有些王公贵族的后代以“公孙”的身份称谓为荣,便相延世代成为公孙氏。
史籍《通志》中说,相传远古时黄帝姓公孙,于是便有这一姓的广泛流传。公孙一姓源远流长,据史籍《路史》记载,轩辕氏初姓公孙,后改姓姬。
在史籍《广韵》中记载:“封公之后,自皆称公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公孙氏,皆贵者之称。”后来“公孙”的意义延伸了,春秋时期列国诸侯的子孙,大多被尊称为公孙,因此以“公孙”为姓氏的人群中,并不完全是一脉相承于黄帝,但历史悠久。
公孙氏望族居高阳郡(今山东临淄)、扶风郡(今陕西咸阳)。
今山东、云南两省还有公孙氏族人分布。
公孙氏的郡望堂号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郡望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高阳郡:历史上的高阳郡有三、①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亦称高阳乡,在今河南杞县西北部,秦朝末期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其“高阳”即指该地区。②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又置高阳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乙酉,公元265年)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县地。③北魏时期另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被废黜。公孙氏望族的高阳郡,是指③之所处。
堂号
忠义堂:春秋时公孙杵臼和程婴都是赵朔的门客。赵朔为屠岸贾所杀,朔妻遗腹生一子。杵臼和程婴设计保存赵氏孤儿:杵臼把自己的儿子藏在山中,派程婴向屠岸贾回报说是赵氏孤儿。屠岸贾就把公孙杵臼的儿子当成赵氏孤儿和公孙杵臼一起杀了。程婴保护着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终于报了赵朔被杀之仇。人称公孙杵臼舍掉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命存主人之孤,既忠且义。
扶风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白马堂:东汉末期公孙瓒被封为讨虏将军,屡次打败胡虏,除辽东属国长史。常乘白马,乌桓怕他,互相告语:“我们要避开白马长史。”
相关推荐